|
一、HOLLiAS®MACS-K控制系统概述
二、系统特点HOLLiAS MACS V6系统安全可靠、易用开放,可满足不同的工业应用需求,在抗高电压冲击、主控制器配置、RTD模块冗余方面等方面优于国外系统。系统具有如下特点:
采用安全系统设计理念,如信号质量位判断、故障导向安全,提高系统可靠性。
系统总线和模块之间采用光电隔离;模块工作的系统电源和现场两线制仪表电源双隔离供电;模块通道之间电气隔离,各模拟量通道有独立的A/D(D/A)转化器;网络具有物理层和协议层双重隔离。
系统基于恶劣的工业环境设计,符合EMC的设计规范,抗干扰性符合工业环境下的国际标准IEC61000,系统防腐蚀能力满足ISAS71.04标准G3等级要求。满足最新修订的SHT3092-2013《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》标准。
系统网络采用确定性实时以太网通讯协议,标配带防火墙的交换机,保证网络安全。 控制器CPU采用PowerPC构架工业级芯片,基于实时操作系统,内置防网络风暴组件;采用多比特位开关量和信号质量判断,故障导向安全。
现场控制站和I/O模块均带有智能自诊断单元,所有类型的故障,如通信、断线、短路、超量程等都可以被检测并及时上报到操作员站。
整个系统遵循安全设计理念,逻辑计算之前进行信号质量验证,故障时输出可以自动切换到预先设定的安全值;可支持ECC内存错误检测。
系统的各个组件,包括系统网、控制网、控制器、电源模块、I/O模块、历史站均可冗余配置。
系统基于恶劣的工业环境设计,抗电磁干扰性符合IEC61000,全部模块均通过CE认证。
系统支持Peer-TO-Peer(对等网)、C/S(客户机/服务器)、Peer-TO-Peer和C/S(混合)三种系统网络结构,支持星形、环型或总线形拓扑结构的工业以太网连接。
兼容各种现场总线,支持HART、Profibus-DP、Profibus -PA、MODBUS等各类协议。
系统软件功能与HMI人机界面全面采用人因工程学分析技术,做到软件易用、好用,软件设计充分考虑避免人为错误的产生。 系统提供了完善的系统状态和诊断信息,用户使用方便,易维护、易更换。全部硬件模块具备硬件热插拔、在线下装和在线电子维护手册,为客户提供了方便且安全的现场维护。
符合IEC61131-3的控制算法编程软件,支持CFC、SFC、LD、ST组态语言,支持用户自定义各类功能块和脚本语言。
MACS V6系统的任何组态修改均可在线完成,包括对控制算法、硬件配置的增加、删除、修改,系统数据库、图形组态、系统配置等各项组态内容的修改,均可做到在线无扰下装,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用性。
MACS V6系统支持多域结构,最大支持15个域,最大可支持983,025个数据库点。 MACS V6系统支持多工程师站协同组态功能,在超大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保证多人同时协同工作。
MACS V6系统向前兼容和利时FM、SM系列I/O模块,可方便地进行老系统升级,同时可以实现与旧版本软件的多域混合使用,保护老用户的既有投资。
MACS V6系统可以与和利时的其他产品,包括:HOLLiASAMS(资产管理系统)、BATCH(批量控制)、APC(先进过程控制)、SIS(安全仪表系统)、MES(生产执行系统)、OTS(操作员仿真培训系统)、CCS(压缩机控制系统)、ODS(操作数据管理系统)、WIS(无线仪表系统)进行无缝地集成,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。
三、系统网络MACS V6系统的网络架构由三部分组成,从上到下依次为管理网(MNET)、系统网(SNET)、控制网(CNET)。其中系统网和控制网都是冗余配置,管理网为可选网络。
由100/1000M以太网络构成,用于控制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(ERP或者RealMIS)、Internet、第三方管理软件等进行通讯,实现数据的高级管理和共享。管理网络层为可选网络层。
由100/1000M高速冗余工业以太网络构成,用于工程师站、操作员站、控制站的连接可快速构建星型、环型或总线型拓扑结构的高速冗余安全网络。SNET符合IEEE802.3 及IEEE802.3u标准,基于TCP/IP 通讯协议,通讯速率100/1000Mbps 自适应,传输介质为5类非屏蔽双绞线或光缆。
采用冗余现场总线与各个I/O 模块及智能设备连接,同时支持星型网络和总线型网络。实时、快速、高效地完成与现场通讯任务,符合IEC61158 国际标准(国标:JB/T10308.3-2001、欧标:EN50170,即Profibus-DP通讯协议),传输介质为屏蔽双绞线或者光缆。 四、系统组成MACS V6系统主要由工程师站、操作员站、历史站、控制站等部件组成,控制网的网络节点由控制站和I/O模块构成。
用于完成系统组态、修改及下装,包括:数据库、图形、控制算法、报表的组态,过程参数的配置,操作员站、现场控制站及过程I/O模块的配置组态,数据下装和增量下装等。
用于进行生产现场的监视和管理,包括:系统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监视、工艺流程图显示、报表打印、控制操作、历史趋势显示、日志和报警的记录和管理等。
用于完成系统历史数据的采集、存储与归档服务,以及与工厂管理网络交换信息等。
用于完成现场信号采集、控制和联锁控制算法、控制输出、通过系统网络将数据和诊断结果上传到操作员站等功能。I/O模块用于信号采集与转换、工程单位变换、模块和通道级故障诊断,通过冗余的IO总线送给主控制器单元。
|